近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葛良法教授团队在国际期刊《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在线发表了题为“Phototropin Mediates the Accurate Movement of Trifoliate Leaves in Medicago truncatula”研究论文,首次从遗传学层面证实蓝光受体“向光素”调控豆科植物叶片运动的假说,揭示了蒺藜苜蓿复叶精准运动的机制。
植物叶片通常通过叶柄缓慢转动应对环境变化,而豆科植物演化出独特的运动器官叶枕,能迅速改变小叶方向以最大化光照吸收。早在2005年,有学者提出向光素可能是调控豆科叶片蓝光运动的关键,但缺乏遗传九游官网证据。葛良法团队此次研究利用突变体“back-bent leaf(bbl)”深入剖析了该机制。
研究发现,bbl突变体在蓝光下叶片过度展开,其叶枕近轴端细胞异常膨胀,主要由钾离子和氢离子失衡引起。进一步基因定位发现,bbl突变体的关键基因BBL在8号染色体上,其编码的MtPHOT2蛋白为拟南芥PHOT2的同源蓝光受体。表达分析表明,BBL/MtPHOT2在叶枕中高表达。叶枕表皮细胞,薄壁细胞及维管束中都检测到了其强烈的表达信号。在蓝光激发下,BBL/MtPHOT2由质膜转移至高尔基体。生理学的研究表明,BBL/MtPHOT2通过调控离子通道活性调节叶枕细胞的膨压,从而控制叶片角度。该研究在遗传上证实了蓝光对豆科植物叶片运动的调控作用,对大豆等豆科作物的光响应性状育种提供理论基础,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农学院葛良法为论文通讯作者,博士后焦志成为第一作者,李发强教授团队参与了研究。研究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卓越中心自主研究课题、华南农业大学人才启动资金资助。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果蔬加工团队探究了不同组分果胶结构变化及其对苹果加工褐变的影响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所花生栽培与生理生态创新团队揭秘花生单粒精播高产表观遗传机制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果蔬加工团队探究了果胶两亲性基团对其冰晶重结晶抑制活性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质量安全课题组研制ZIFs负载丹皮酚的多糖基纳米复合膜并用于果蔬品质保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学院刘杰教授课题组揭示条锈菌劫持寄主糖转运蛋白竞争营养的分子机制
华中农业大学在大麦籽粒重要营养活性物质的遗传调控机制解析方面取得新进展
电话:13929967909
座机:0757-83205002
邮箱:19407036@qq.com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国际交易中心8座2楼3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