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德韦杰夫在自己的平台账号上,指名道姓地批评特朗普的新停火期限“危险”。
“最后通牒游戏”——这是他对特朗普政策的形容,他声称,每一次最后通牒,都在逼近战争的临界点。
细想,这样的话从一个俄罗斯前总统、现安全会议副主席口中说出来,分量有多重?
揪心的是他在文中提到的“Dead Hand”核自动报复系统,这是苏联时期研发的一种战略武器机制,如果最高指挥层被摧毁,它会自动发出核打击指令。
他既没点普京的名,又让外界自然联想到俄罗斯的核能力,你说巧不巧?这样的措辞既保留回旋余地,又能达到挑衅效果。
不过,特朗普的沉默并不等于无声,他的幕僚向记者透出口风,说总统在关注局势。
这四天,对外界来说是一段难熬的空窗期,俄罗斯方面没有再追加言辞攻击,美国也没有在公开场合宣示行动。
美媒爆料,白宫国家安全团队这几天开了至少三次闭门会议,讨论核威慑的可行方案与外交回应的口径。
俄罗斯媒体在报道中刻意淡化梅德韦杰夫的个人言论,强调外交立场由克里姆林宫统一发布。
这是一种分寸感的表演:既让梅德韦杰夫保留话语空间,又不让事态迅速升级到不可控。
有人说特朗普是在拖时间等待盟友表态,也有人猜他在给军方调动核潜艇的时间。
五角大楼没有证实,相关卫星图像被网友翻出来,推特上迅速热传,这类蛛丝马迹,让沉默的空气更加压抑。
他的社交平台声明直截了当,称梅德韦杰夫是“失败的前总统”,并提醒对方注意言辞。
这个回击带有他一贯的攻击风格——先给对方一个标签,再设定一个“危险地带”的警告。
你注意到没有?特朗普没有直接点名普京,也没有明确说明“相应区域”具体在哪。
这种模糊,既能向国内交代“我回应了”,又不给俄罗斯一个可以立即反击的目标,这是话术与行动的双重操作。
强调“总统采取果断军事行动”,还把标题放在外交背景的分析上,无论立场如何,信息核心都是——美国在回应九游app梅德韦杰夫。
五角大楼随后确认,属于战略威慑部队的俄亥俄级潜艇已经接到命令,进入既定部署区域。
这种潜艇能搭载二十多枚“三叉戟”Ⅱ型导弹,每枚可携带多枚分导核弹头,射程覆盖大半个地球。
特朗普还在声明中加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言语很重要,往往会引发意想不到的后果。”
紧接着,特朗普在一次简短的记者会上补充说,美国会保护自己的人民和利益,不会容忍任何威胁。
俄罗斯方面的反应相对克制,表示不会被挑衅性行动带偏,俄罗斯的军事安全由既定战略保证。
部分安全研究机构认为,特朗普是在用冷战时期的老套路“以核制核”,通过高调展示部署来达到威慑效果;
从他的行事风格看,两者可能都有——既满足国内支持者的期待,又在谈判桌上占据心理优势。
美国国内反应两极分化,鹰派媒体称赞特朗普的果断,认为这是防止俄罗斯越线的必要动作;
德国专门做了半小时的专题,回顾冷战时期的几次核危机,把这次事件放进历史对比中。
俄国国内新闻频道更多报道经济与地区事务,把与特朗普的直接对抗降到了次要位置,这种操作,明显是在控制民间情绪,避免让事件被过度渲染。
这说明,在内部,这种“边缘化高调”的声音,仍有其价值,它可以试探对方反应,也能在外交谈判时多一张牌。
这位房地产大亨出身的特使,并非传统外交官,风格灵活,也容易引发外界对专业性的质疑。
停火最后期限被定在8月8日,特朗普已经公开说过,如果到期还没有成果,将加码对俄制裁。
小寻最后想说,这场交锋的特别之处,不在于谁说了更狠的话,而在于言辞背后双方都留了口子。
《特朗普与梅德韦杰夫爆发“口水战”》·中国新闻网·2025-07-31
《美国缩短对俄“最后通牒”期限后,特朗普和梅德韦杰夫打起了口水战》·观察者网·2025-08-01
《回应俄方言论 特朗普称已下令将两艘美军核潜艇部署至相应区域》·环球网·2025-08-02
《对俄“水下暗战升级”?特朗普核潜艇指令引猜测》·新华网·2025-08-04
电话:13929967909
座机:0757-83205002
邮箱:19407036@qq.com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国际交易中心8座2楼30-31号